
花下归来,带月敲门。
这样的春花夜月,让人沉醉,门开尽是一怀秀影花和月。
不知是花影、月影,还是人影,就这样撩动了这一帘幽梦里的影影绰绰。
古人爱极了这样的花影月色,总喜欢在诗词里将花影摇曳。
宋代词人张先的一句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,写尽云破月出之时,花影婆娑的顾盼生姿。
不如今夜就枕着月色,一起重温古人笔下的花影,道尽柔情与诗意。

1.花影重叠,俏皮可爱
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
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
—宋·苏轼《花影》
苏轼笔下的花影,重重叠叠,反反复复。
刚才它还在瑶台上重重叠叠,几次叫仆人清扫都无法扫尽。
待到黄昏日落,花影随之而去。可明月当空,又让多情的花影再度摇曳。
这样的花影绰约,就像天真的儿童,东躲西藏,又不时出现。
其实多情的哪是花影,分明是诗人苏轼诗意爆棚的才情,谁会想着打扫花影,谁又能写出花影拂去又归来的朝暮变幻。
只不过是苏轼想以此来展现花朵盛开之繁盛,内心隐隐之幽情。

但有人认为这是影射王安石再度拜相,政坛小人此起彼伏,花影隐去又归来。
这样的解读实在大煞风景,一则没有严谨的史料依托,二则不符合苏轼光明磊落的本性。
苏轼可是那个“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”的浪漫才子,怎么会憎恶花影呢?
即使屡遭贬谪,他也如霁月风光,坚信“云散月明谁点缀?天容海色本澄清。”
此诗作于苏轼自请在密州任职期间,暂时远离了新旧党争的政治旋涡,一方面诗酒趁年华,超脱父死妻亡的苦痛;一方面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,渴望为国效力。
因而这样的花影幽情,除了童心未泯、闲情逸致,更像是一种欲罢不能的人生纠结,有某些情绪挥之不去。
或许是蹉跎岁月,恰似李煜笔下的春愁,“别来春半,触目柔肠断。砌下落梅如雪乱,拂了一身还满。”
又颇似李清照笔下的思恨,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”

2.花影妖娆,春色分半
一陂春水绕花身,花影妖娆各占春。
纵被春风吹作雪,绝胜南陌碾成尘。
—宋·王安石《北陂杏花》
王安石笔下的花影,岸上摇曳,水底妖娆,平分一池春色。
杏花微雨已是我见犹怜,春水杏花恰如神女,临风照影,飘逸出尘。
此刻一波荡漾,杏花微影正是丰姿绰约。他日纵使春风起,杏花落,也是飘飘似雪,芳华绝代。
尤其在王安石眼里,北陂杏花落入池中,素淡如雪。也远远胜过南陌杏花,碾入尘土,圣洁难保。
这样的杏花芳影,已不是简单的咏物描景,更是诗人素雅高洁的志向追求,正如陆游笔下的梅花: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
而世人皆知王安石爱极了花影,宋人许顗有云,“荆公爱看水中影,此亦性所好,如‘秋水泻明河,迢迢藕花底’。”
那首《春夜》里的“春色恼人眠不得,月移花影上栏杆”,写尽了月夜花影的春色撩人,也道尽了王安石变法终于得到宋神宗许可的春风得意。
而此诗里的杏花影,则是王安石一生遗世独立、孤高前行的诗意写照。

3.花影吹笙,空灵剔透
栖乌飞绝。绛河绿雾星明灭。
烧香曳簟眠清樾。
花影吹笙,满地淡黄月。
好风碎竹声如雪。昭华三弄临风咽。
鬓丝撩乱纶巾折。
凉满北窗,休共软红说。
—宋·范成大《醉落魄》
范成大笔下的花影,凉风相送,笙乐相伴,极其空灵。
这样的一个夏日长夜,乌鸦归巢,云霞满天,星辰明灭,已是清幽宁静。
词人范成大在青青树荫下,枕着竹制凉席,闻着清雅熏香,看那花影幽幽,听那笙歌曼曼,任凭淡黄的月影清辉,洒满一地。
凉风习习,笙乐如许,交织在一起,宛如雪落盛夏,清凉无比。待到风强音落,词人鬓丝凌乱纶巾歪斜,好不清爽。
阵阵凉风,吹满北窗卧床,一夜好梦,哪管什么红尘滚滚。
这样的花影吹笙,是范成大晚年归隐故乡石湖的怡然自得,也是月下临风赏花听月的孤芳自赏。
与清代诗人翁照的《梅花坞坐月》,情趣相似:
静坐月明中,孤吟破清冷。
隔溪老鹤来,踏碎梅花影。

4.花影月移,闺情幽梦
绣面芙蓉一笑开,斜飞宝鸭衬香腮。
眼波才动被人猜。
一面风情深有韵,半笺娇恨寄幽怀。
月移花影约重来。
—宋·李清照《浣溪沙·闺情》
李清照笔下的花影,像极了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一个面若芙蓉的妙龄女子,与心爱的男子相约下花前月下。云鬓斜坠,香腮胜雪,眉眼含情,一笑嫣然。
就是在这样的风情万种之中,写下一纸清波,传递相思情深,半是娇嗔,半是留恋。
这样的花影幽会,像极了崔莺莺与张生:拂墙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。
也神似关汉卿《白鹤子》里的男女相会:
鸟啼花影里,人立粉墙头。
春意两丝牵,秋水双波溜。
就是这样的花前月下,千百年来无数痴男怨女为此沉醉,不知归路。
当思人不至,李石笔下的“起来花影下,扇子扑飞萤”,幽幽花影,可遣闺中孤独。
而在易安笔下,花影还别有韵味:花影压重门,疏帘铺淡月,好黄昏。
一边是繁花似锦,一边是疏帘淡月,好一个疏密有致、情趣盎然。

5.花影莺啼,如海春愁
水边沙外。城郭春寒退。
花影乱,莺声碎。
飘零疏酒盏,离别宽衣带。
人不见,碧云暮合空相对。
忆昔西池会。鹓鹭同飞盖。
携手处,今谁在。
日边清梦断,镜里朱颜改。
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。
—宋·秦观《千秋岁》
秦观笔下的花影,半是明媚,半是忧伤。
春光正好的时候,花繁叶茂,莺啼轻鸣。与群贤俊才相约西池盛会,意气风华,豪情满怀。
可如今因为新旧党争,饱受恩师苏东坡乌台诗案牵连的秦少游,接连遭贬,辗转各地。
昔日携手同游的盛景不复,独自飘零,独自酒瘦,任凭碧云悠悠、暮色沉沉,徒增思愁。
春光散尽,清梦残断,朱颜已改,任由一怀愁绪,飞红万点,如海奔流。
这样的花影莺啼,是昔日的春光旖旎,也是重温旧梦的心绪凄迷。花影乱,人也乱。莺声碎,心亦碎。
明代诗人史鉴满怀思愁时,他在《寄杭州友人》里也写出了花影莺啼的明媚与凄迷:
记得扁舟载春酒,满身花影听啼莺。

6.花影映身,浑然天成
几年无事傍江湖,醉倒黄公旧酒垆。
觉后不知明月上,满身花影倩人扶。
—唐·陆龟蒙《和袭美春夕酒醒》
陆龟蒙笔下的花影,萦绕全身,分不清花影还是人影。
与皮日休齐名的陆龟蒙,江湖散人两位,诗酒助兴一世。一日二人纵情欢饮,醉眠花间,醒来却发现已是明月高悬。
如此纵饮沉醉,醒后还是摇摇欲坠,只能任由他人扶着一身花影,飘然归去。
这样的花影满身,一样的诗意盎然,一样的错乱迷醉,潇洒自如,任性逍遥。
这就是古人笔下的花影,不知道哪幅图景,能温柔你今晚的月色,撩动你此刻的幽情。
但愿你能在月落莺啼里,满身花影,载酒吹笙,与佳人相约,同故友重逢,共话一帘风月。
- 本文分类:经典语录
- 本文标签:无
- 浏览次数:100 次浏览
- 发布日期:2024-11-21 10:25:19
-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gpjz.com.cn/jingdian/KkEr65qDQz.html
- 上一篇 > 今日文案|句句歪理,句句特有理!
- 下一篇 > 今日短句,给你一句爱自己的话,你会说什么?




